8月27日—28日,是新学期全校师生返校的日子。步入曾经熟悉的校园,师生们惊喜地发现,校园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时代广场周围的主体建筑居然穿上了新的罩衣,由原来的灰白色变成了“哈佛红”,掩映在浓郁的翠绿中,经过秋雨的洗礼,既恬静幽雅又厚重清新,彰显了巍巍学府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家纷纷在“新建筑”前驻足拍照,不时感叹:“短短一个假期,学校一下子变了样,老楼焕新颜,太神奇了。这种颜色给人以温暖与厚重的感觉,让我们在新学期充满了新的希望与力量。我们喜欢”
据了解,此次进行外墙改造的建筑都是学校2000年整体搬迁到新校园的一期主体建筑,包括图书馆、实验楼、汇文楼、信息技术楼四大建筑和行政办公楼、旅游管理学院楼、美术楼、博文楼、音乐楼五小建筑。他们伴随师大的发展建设已历经了十一年的风雨冲刷,外墙老化严重、保温性差,需要改造的面积已达到63000㎡。
为此,学校在今年第二届双代会上提出了《关于校园一期建筑外墙立面改造方案》。《方案》提出要通过外罩文化石、外罩陶土砖和局部喷涂真石漆对9栋楼体进行外墙立面改造,同时对楼体造型进行色彩上的合理搭配,突出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彰显自然美、时代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决定将工程施工放在暑假期间进行,由后勤工作处具体负责协调实施。
一个假期只有短短的6周42天,又正值沈阳雨季,要按时完成这么浩大的一项外墙改造工程任务,后勤工作处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于是,学校党委书记于文明、校长赵大宇、副校长陶秀伟亲临现场指挥,认真研究进行具体指导。在财务与资产管理处、审计监察处的大力配合下,后勤工作处的全体同志在处长卢权的带领下,克服畏难情绪,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实干精神,精心安排工期,认真监督施工进展。炎炎夏日里,他们汗流夹背穿梭于工地之间,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了,他们就在办公室打个盹;累了,他们就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工人不够用,他们配合工程队一起想办法;施工过程中,他们提醒工人要注意安全。正是靠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他们顺利按时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新学期伊始,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个崭新的师大校园。
据卢处长介绍,在对楼体进行墙体翻新的同时,还进行了保温加固处理。各楼门厅、雨搭铝扣板、窗户栏和雨水管等也进行了配套更新,这些都将为全体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
迎着新学期的第一缕阳光,美丽的师大“新校园”,在鲜花绿树掩映下更显无限生机与希望。这生机,体现在校园风景如画、赏心悦目,体现在青年学子朝气蓬勃,青春飞扬;这希望,体现在还有3天时间,即将为师大发展建设注入新鲜力量的6000余名2011级新生陆续报到,体现在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热情高涨,工作状态饱满……
新学期,新气象。新在变化,新在进取,新在发展,新在创造,让我们为师大发展建设的美好明天共同携手奋进。(摄影:梁玉玺)

办公楼

图书馆

旅游管理学院楼

实验中心楼

美术楼

音乐楼

汇文楼

博文楼

信息中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