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有尊严离去让人们重新认识生死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社会学学院志愿者同学们的合影。必赢线路检测中心供图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社会学学院张青博士作为宁养(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团队的负责人,这样解释宁养服务的意义:让更多人重新认识生死观。
通过志愿者专业的服务,为贫困的癌症晚期患者及其家人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使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活得有意义、让患者有尊严的离去,让家人及其照顾者得到相应的哀伤辅导,坦然面对患者的离去。
志愿者必须做好对“案主”的了解工作
在此次的宁养(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中,每个小组有三名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他们是从大三、大四学生,及研究生同学中进行选拔出来的,还包括一名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生,在经过了前期培训并在相应的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志愿者同学们开始展开临终关怀服务。
张青强调,志愿者必须是专业人员,具有强大的内心。此外,还要有“一颗冷静的脑,一颗温暖的心”。
张青老师介绍,一般同学在展开个案服务前,就开始对即将要服务的患者(通常被称为案主)进行了解,包括他的病情,家庭情况等等,做好相应的服务方案。这样能更好的掌握病人的具体情况,并且能够在第一次与患者提供服务时,与患者得到良好的沟通。
临终关怀服务在患者的家中进行,在第一次的服务中,志愿者会带着调查问卷,由患者进行填写,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进一步的了解,为志愿者的下一步服务展开提供相应的依据。
每一名服务者也需要心理疏导的过程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社会学学院张娜博士是志愿者的督导老师之一,她介绍,从事宁养服务(临终关怀)的志愿者也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调节。
在进行服务时,死亡成为大家不得不面临的话题,“而我们每个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其实都会有焦虑、恐慌的情绪在,这些都正常。”特别是在服务中,遇到患者的离去,这也会给志愿者们带来悲伤的情绪。“毕竟大家相见了,有的已经相熟了,对患者会有关心的感情在。”张娜说,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一名服务者,在经过志愿服务后,大家都需要有一个心理疏导的过程,去抒发自己的情绪。“这个项目我们的前期工作比较多,再加上我们的学生本身的专业价值观和方法的训练,所以需要特别进行心理疏导的同学并不是很多。”(由于项目组要求及对癌症患者的尊重,本文患者皆隐名或化名)
记者 朱柏玲 首席记者 兰晓玉
新闻链接地址:http://liaoning.lnd.com.cn/htm/2015-04/03/content_4225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