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下午,党委书记于文明,校长林群,党委副书记贾玉明,副校长关松林、夏敏、郝德永、王大超,校长助理刘中海来到教育技术学院(省电教馆)进行调研。学校机关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育技术学院领导班子、教授委员会成员和各系部、中心主任参加了调研会。调研会由副校长关松林主持。
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李文汇报了建院以来的发展情况、学院今后的发展定位、总体目标、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分析了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服务工作、场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辽宁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周传生重点汇报了电教馆的核心工作架构、工作定位、保障措施、基础教育信息化等工作。

党委书记于文明讲话
党委书记于文明在听取汇报后讲话。他对教育技术学院和电教馆过去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教育技术学院的工作目前处在较好的时期,学院的工作职能和作用的发挥非常清晰、明确,过去的工作为未来事业发展创造了空间和机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强调,教育技术学院的发展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遇,尤其随着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化,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电化教育面临着新需求和新变化,教师教育在突破原有封闭发展模式的改革中,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些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认真研究的问题。他指出,当前首要问题是明确学院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技术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发挥优势,积极为辽宁省基础教育服务,通过现代化手段来引领基础教育发展。他要求,要走出去开拓工作眼界,重点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启发我们的思路,强化我们的优势。他希望,教育技术学院要抓住教育技术大发展为学科和专业建设提供的良好机遇,围绕服务基础教育建设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学科、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成果,推进学院和电教馆的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校长林群针对教育技术学院和电教馆校内、校外两大工作领域以及人才培养和服务两项职能,提出了指导意见。他指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解决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这两个关键问题,将人才培养与中小学对人才的需求统一起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要具有新的理念和方式,与企业、行业及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要瞄准“前沿”和“应用”,制定具体的措施,在若干发展方向上选取最具优势的领域重点建设。要做好教材出版工作,加强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和科研项目的申报,实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均衡发展。林校长强调,学校支持申报国家实验中心,要按照规定标准去建设,努力实现突破;要高度重视专业建设评估工作,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省内要争取第一,为实现“东北前列”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要加强数字化校园实验中心建设,注重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条件;要认真完成全校的公共课教学,通过课程内容重构、转变教学方式突出师范生的特色,提升培养质量;要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做好服务,建立多媒体的大学生“创客”空间。
党委副书记贾玉明,副校长关松林、夏敏、郝德永、王大超也分别从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凝炼学科、专业方向,明确办学目标,扩大学科、专业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也从不同工作角度对教育技术学院和电教馆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建议。

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李文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