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第47个世界地球日,4月20日,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科普大篷车”在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杨建杰带领下,载着14名科普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来到阜新市彰武县双庙九年制学校,以“探寻地球奥秘与生命奇迹 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进乡村”活动。市、县相关部门领导和双庙学校600余名师生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杨建杰书记代表博物馆致辞。她说,作为辽宁特有的化石保护和科普教育的重要机构,博物馆始终秉承“科学面向大众、科普服务大众”的工作理念,在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方式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乡村学生的知识传递。此次活动不仅要让孩子看到化石标本,更要让孩子们感受生命的奇迹,了解远古时期的奥秘。以此增强孩子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
双庙九年制学校校长戴淑娜代表学校师生发言。她说,与城市的孩子们相比,乡村的孩子更期待和需要接受前沿的科学知识,感受新鲜事物;特别是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不仅需要开阔眼界,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
杨书记代表博物馆向戴校长颁发了“科普进乡村合作校”牌匾,双庙学校成为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第61个科普合作校。
博物馆青年古生物学专家田宁博士为在场的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他以热河生物群为例,向大家讲述了生命演化的历程、有代表性的被子植物、鸟类的前世今生以及吃植物的恐龙等相关知识,激起与会师生极大的兴趣。
在学校操场,博物馆向孩子们展示了恐龙、古鸟、古昆虫及木化石等27件精美的化石标本,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孩子们还参加了植物标本手工制作,并观看了《会飞的恐龙》科普电影。博物馆还向39名留守儿童捐赠了博物馆原创的科普丛书,并为在“神秘的远古生物”征文比赛中获奖的学生颁发了奖品和证书。
据了解,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自2011年5月开馆以来,科普工作一直生气勃勃、日新月异,先后开展了“博物馆奇妙夜”“达尔文课堂”“小小讲解员培训”“社区科普大学”“古生物探秘夏令营”等品牌科普活动。先后被授予中国科协、中国古生物学会、国土资部以及辽宁省、沈阳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此次“科普进乡村”活动的举办进一步让“科普大篷车”走遍辽宁的山村乡镇。

杨建杰书记向学校颁发“科普进乡村合作校”牌匾

活动现场

田宁博士作精彩的科普讲座

孩子们对科普图书爱不释手

博物馆科普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植物标本

学生参观化石标本

讲解老师为学生们讲解化石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