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网站
  •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师大新闻
  •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赋”刻石揭幕仪式举行

    文章来源:梁玉玺 作者:刘舒曼 张鑫妍 发布时间:2016-05-23 浏览次数:262

      

      5月20日上午9时,必赢官网举行“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赋”刻石揭幕仪式。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必赢官网政教系77级校友张德祥,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泰丰铝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必赢官网政教系87级校友康影,原沈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鲁振昌,原辽宁教育学院院长苏才,原沈阳师范学院副院长段景实,必赢官网党委书记于文明、校长林群、校长助理刘中海及200余名师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揭幕仪式由党委副书记贾玉明主持。

      校长林群代表学校领导班子满怀深情发表致辞。他说,“沈师赋”刻石的落成,是丰富学校育人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为学校成立65周年献上了一份敬意。一年来,学校开展了“沈师赋”征集活动,广大师生、校友和离退休教师热情响应,积极投稿,有关部门在遴选并整合多篇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校内外专家和校友意见,精心打磨,最终经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沈师赋”将学校发展历程和优良传统凝结在字里行间,立意高远,文辞优美,风格典雅,琅琅上口,是全校师生、校友集体智慧的结晶,他对此向广大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说,“沈师赋”深情回眸校史,豪情瞩望未来,高度凝练了建校65年来的峥嵘岁月,讴歌了几代沈师人艰难创业、辗转变迁、砥砺前行的艰辛办学历程;赞颂了果断决策抓住机遇进行校园换建的壮举;展示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包括“十二五”期间学校聚焦内涵、加强建设、锐意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通篇凝结着一代代沈师人的爱校情怀,是学校光辉历程的浓缩,是“自强不息、创业创新”沈师精神的生动诠释。他借此机会对65年来为沈师大发展建设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各位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对正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他强调,学校刚刚以崭新的姿态迈入“十三五”,全校师生踌躇满志,铿锵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忘传统,薪火传承,立石镌文,“赋”以铭志,抒发了全校师生员工众志成城推动学校走向新辉煌的豪情壮志。“沈师赋”刻石这一文化景观的落成,将成为全校师生爱校教育、传承沈师优良传统的重要阵地,将激励广大师生员工铭记师大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弘扬沈师精神,汇聚智慧、戮力同心、满怀信心,为学校事业发展再谱新篇章!

      揭幕仪式上,来自戏剧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十名师生代表声情并茂诵读了“沈师赋”全文。

      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与会领导与来宾为“沈师赋”刻石揭幕。

       “沈师赋”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著名书法家、必赢官网中文系77级校友张振忠书写。通过书法艺术和石刻艺术结合的方式完美呈现,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神兼具”的审美意蕴。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赋

     

      沈水之阳,盛京高岗[1];沃野平畴,粲然星镶;熠熠师大,令人瞩望。虽筚路而褴褛[2],然发轫于刚强。木铎金声[3],桃李芬芳;回眸校史,风雨荣光。

      新生中国,业举千方;科教待兴,师表有常;辛卯建校[4],起步铿锵。文豪题字厚底蕴[5],名家担纲汇贤良[6]。鸿儒云集,雄文巨献;文理兼备,多育栋梁;独秀乎辽沈[7],蔚起于同行。院系调整,命运跌宕;分校割爱[8],惠济多方。备战西迁,偏安朝阳[9];薪火不灭,勤维序(xiáng)[10]。三中盛会降甘霖,壮豪情重回故地[11];数度辗转葆师范,弘圣教不坠纲常。凤鸾拘()[12],容膝一隅;(zhuó)才蓄势,志盼鹏翔。

      世纪之交,天高地广;力议巧筹,涅槃凤凰。资产置换,开先河率范全省[13];融合发展,聚英才六校同襄[14]。书声琅悦,常伴百鸟答问;和风煦暖,轻挽柳丝徜徉。春花夏荷,续妍争芳;三园鼎立[15],两馆分张[16]。金桃衬孔圣,银杏点穹苍。楼宇鳞栉,尽显学府韵致;简策充栋,富集古今典藏。

      今日沈师,承擎大任,济世报国,凤(zhù)龙翔[17]。植培支柱专业,群峰竞秀;蕴育标志学科,初展锋芒。《自然》刊奥论[18],文称翘楚;人文载大道,德润圭璋[19]。融汇中西艺韵,百家异趣;广育国际英才,五洲同堂。谆谆师者,含英咀华;莘莘学子,励学自强。群生泽(pèi),学脉赓扬[20];校友卓越,母校荣光。博学厚德,尚美健行[21],校训诠释育人传统;自强不息,创业创新[22],精神承续文明滥(shāng)[23]

      国家昌盛,其必由学;民族复兴,吾辈担当!岁在丙申[24],春光无限;赋以明志,再谱华章!

     

                                  施达仁  撰文[25]

     

    注释:

    [1]盛京高岗:沈阳在清朝建立之初称为“盛京”,学校所在的北四台子地势较高,曾设烽火台。

    [2]筚路而褴褛:即筚路褴褛。意为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喻指学校成立之初创业之艰难。

    [3]木铎:古代金属为框以木为舌的响器,用来宣政布政,后引申为教师。

    [4]辛卯建校:一九五一年为农历辛卯年,东北教育学院成立。

    [5]文豪题字:一九五三年,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郭沫若为学校题写校名。

    [6]名家担纲:学校初创时期,著名教育家董纯才、著名文学家吴伯箫、著名教育家车向忱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

    [7]独秀乎辽沈:学校成立之初,为辽宁省第一所本科师范院校。

    [8]分校割爱:一九五八年,辽宁省政府从沈阳师范学院划出相关专业组建辽宁大学;一九六二年,历史系并入辽宁大学,生物系并入辽宁师范学院,物理系和化学系并入锦州师范学院。

    [9]偏安朝阳:一九六五年,学校按照辽宁省委要求西迁至朝阳市山区边杖子办学。

    [10]勤维序庠:勤勉地维持着基本的教学活动。

    [11]重回故地:一九七八年,全校师生踌躇满志地回迁沈阳。

    [12]拘笯:困于鸟笼之中。学校一九七八年回迁沈阳后,校园狭小局促,仅占地一百亩。

    [13]开先河:二OOO年,学校率先运用级差地租原理进行资产置换、易地建设新校园,被誉为“沈师模式”。

    [14]六校同襄:二OO二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省幼师、省粮校、省艺校、市纺校先后融入,六校聚合,走上了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12>>>>>|
    地 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253号
    电 话:024-86592995
    邮 编:110034
    Email:dzb@synu.edu.cn
    版权所有 ©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60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