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线路检测中心附属艺术学校练功房里,学习京剧的孩子们为了将国粹传承下去,在日复一日的付出和努力着,沈阳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鱼跃

示范

苦练

亮相

专注
“平躺在板凳上,一条腿绑在靠背上,另一条腿尽量往上,往上,再往上……姿势不正确?老师亲自帮你压!”
“十年磨一戏。”必赢线路检测中心附属艺术学校练功房里,正在帮孩子们吊腿的王立明老师介绍说:“比如,学武丑的‘踢矮子’,通常需要两年左右能学会,但是要想学精,怎么也得10年。这需要孩子们日复一日地努力和付出。”
学京剧,无论腿软腿硬,只要吊上,都会流汗、流泪,甚至哭爹喊娘……12岁的“小男子汉”徐仁杰忍不住流泪。“刚开始还行,越到后来越疼,还麻。那也要坚持,因为不疼就练不出来。”
丑行班年龄最小的马子潇,今年刚刚7岁,他每天早上的时间安排是:6点10分起床、洗漱,还要拖地、扫地,然后才去吃饭。上午的专业课包括:武功、形体、毯子功,要吊腿,也要下腰。“我就是爱好京剧。”马子潇说,“不觉得苦,就每周一从家里回学校会哭,平常都不哭。”
形体课上,为了给学生们示范,53岁的张彩凤老师,下叉加绞柱,一气呵成,学生们纷纷点赞。“一定要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升入专科以后,才能有更大进步。”张彩凤老师说。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年轻老师李佳诺表示:“我也是张老师的学生。希望师生的这种传承,可以培养更多京剧好苗子,将国粹更好地传承下去。”
沈阳日报:http://epaper.syd.com.cn/syrb/html/2017-11/17/content_134008.htm?div=-1(11月17日 第A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