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鲁艺精神,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地传唱红色经典,沈阳音乐学院创新方式方法宣讲党的理论;开通主题教育专题网站和微信专栏,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推动理论学习从“一时一地”拓展到“随时随地”……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委教育工委把办好教育强省事业作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必须回答好的一道“应用题”,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行业特色,及时总结梳理亮点特色与经验做法,不断提升教育对服务振兴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省委教育工委结合我省高校特色和专业所长,编制《产教融合共同体组建工作方案》《辽宁省“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组建首批产教融合共同体10个,确定首批“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基地14个,努力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省委教育工委统筹推进全省高校同题共答、同向发力,通过创新学习形式和载体,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组织“党员名家讲师团”和“优秀学生党员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1084次,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紧盯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省委教育工委始终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组织各高校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省管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访企拓岗967次,充分挖掘岗位资源,开拓就业岗位数量16091个,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开展主题教育,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省委教育工委持续在强化有组织科研、开展协同攻关、协同推进成果转化三方面协同发力,开展“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推动省内百所高校与千家企业精准对接,首场对接会集中发布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200项,高校服务全面振兴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